2023许多陶企业绩创历史新高,给行业怎样的启示?

过去的2023年,绝大部分陶瓷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,库存、停窑、价格战、爆雷等关键词不绝于耳,但也有不少陶瓷企业、陶瓷品牌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,有的陶企甚至创下了历史最好业绩。

当然,大多数陶企是不会公开详细数据的,或者说不会公开其真实的数据。但大家的感受不会失真,2023年大部分陶企经营业绩应该处于持平或负增长状态。

虽然内外部市场环境依然严峻,竞争持续加剧,但形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,许多产区、品牌、企业在2023年仍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。

相比不少传统制造业,比如空调、家电、服装等,陶瓷行业的毛利率还是比较丰厚,尚未到生死存亡的边缘。这些少量公开的成绩单,既代表了行业真实的生存状态,也为行业注入了正能量,同时为友商提供了一个对标学习的榜样。

友商的业绩好,或者其增速超出自己的预料,要多问几个为什么?想想其增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其核心竞争优势又是什么?不是行业不行,而是自己公司的经营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,需要转变思路,调整方向,找准突破口,化被动为主动,实现在困境中的逆势向好。

移动互联时代,很多问题表面上看,是需求萎缩、消费低迷,如何在复杂的迷局中找出清晰的航线,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,尤其是战略的制定者、决策者们,更要有整体和系统思维,才能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。

另一方面,市场规则不断被改变,且越来越没了底线。企业必须小心谨慎,做好各种变化的应对举措。比如货款,本来是不应该被拖欠的,或者说大面积坏账的,但现在这种情况却变得越来越普遍。恒大的负债,害了多少银行、业主、投资者和供应商?

怎么样化压力为动力?首先要转变观念。市场虐我千百遍,我待市场如初恋,要永远对市场充满信心。正所谓“悲观者正确,乐观者成功”,任何时候都要坚信,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别人能取得的业绩,自己也一定能够实现。今天做不到,明天做不到,后天一定能做到。最主要是对市场保持足够的敏锐,然后付出超越常人的加倍努力。

其次,要有科学、系统的决策机制。短期内业绩的飙升,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,可能靠某款热销产品、或者某个风口,但长期的经营,一定是得益于企业的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。

比如前两年布局重庆、四川的陶企,随着行业价格战的升级,天然气价格便宜的优势便凸显了出来,再加上在西南市场就近消化,仅燃料、物料两大成本,就让广东同行望尘莫及。

第三,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引进。人是一切万物的主导,任何的竞争,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。同样一个品牌、一个工厂、一个区域,不同的人管理,交出的成绩单完全不一样。这也是行业频繁更换品牌总经理的原因所在。

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是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”,企业自身良好的经营机制、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都是职业经理人挥洒才华的关键所在。当然,也要警惕许多心浮气躁、华而不实的职业经理人,讲起来头头是道,做起来眼高手低,忽悠了太多老板,也害了不少企业。他们在行业内外频繁跳槽,留下一个又一个烂摊子,让企业、品牌错失增长的机会。

企业经营是一场马拉松,必须要打好基础,练好内功,比如品牌建设、产品研发、渠道拓展、组织变革、成本控制、人才培养等,这些永远都是需要企业持之以恒下笨功夫的关键所在,需要长年累月地迭代、进阶与精进,只有这样,企业才有破壁出圈的机会和可能。

企业经营,最忌病急乱投医。看到友商业绩大增就乱了方寸,各种改革、激励、调整、高压政策一起上,甚至不惜放大风险,恨不得一夜之间赶超对手。

企业经营最怕不切实际的空谈和花里胡哨的创新,更不要寄希望于弯道超车。
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企业实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。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,都要保持市场定力,保持自己的成长节奏,按着既定的目标踔厉前行。相信自己最终能够穿越低谷,迎来困境反转的那一刻。